浙BA周末开赛,赛程设计展现浙江式“散装”
“元淦恭说”已更名为“老元说”, 微信已打乱公号推送顺序, 请将“老元说”设为星标,以免错过更新。
刚刚过去的周末,浙BA进入第二阶段赛程——城市争霸赛。8月15日周五晚,城市争霸赛在杭州开赛,省长亲自宣布开赛,揭幕战由杭州对阵诸暨,周六、周日两天又再举行了5场比赛。
这一轮比赛除了杭州对阵诸暨,还有庆元对阵温州,金华对阵余姚等,为什么会有地级市和县(县级市)对阵呢?
这就要提到浙BA的赛制。不同于“苏超”小组赛,直接13支省辖市代表队捉对厮杀,浙BA在城市争霸赛之前举行预选赛,通过预赛,让每个市产生两支球队参赛。此前进行的浙BA第一阶段,就是预赛。
具体地说,每个市所辖的县、县级市、市辖区(部分城市还有功能区)内部角逐,产生最后的终胜队,该队以其县级行政区名称进入后面的正赛,如杭州的富阳队,宁波的余姚队,温州的苍南队。而未能在预赛中出线的其他县市区的“精兵强将”组成一支联队,这支联队以省辖市之名出战——杭州队,其实是“杭州减富阳”队,宁波队,其实是“宁波减余姚”队,以此类推……
预赛结束,参加城市争霸赛的22支队伍就产生了,分别是11支城市联队,和11支在本市胜出的县级行政区代表队。所有队伍按照车牌号浙A——浙L的顺序蛇形编组,省辖市联队和县级行政区队分别编在不同的组,具体安排如下:
浙江的意图很明显,借着苏超“散装江苏”的热度,也来玩“散装浙江”的梗。
众所周知,浙江其实是不如江苏“散装”的,我之前已经做了很详细的。不过,放在全国范围来看,浙江也有浙江式的“散装”。
浙江人对“浙江”符号乃至“杭州”这个省会符号的认同感是高的,但对地级市的认同感其实也不高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两件事,归属感的本质是“我属于XX”,而认同感是“我以XX为荣”。
由于江苏的行政区划变动频仍,所以许多县域居民不仅没有对市的认同感,甚至没有对市的归属感,经常会说“我们这里原来不是XX的,原来其实是XX的”。浙江有这种情况的地方不多,所以在浙江除了萧山、余姚等少数地方,听不到这种句式,但浙江人对自己所在县域的认同度,还是普遍高于对自己所在省辖市。
个中原因,一方面来自于浙江县域经济本身的高度发达,另一方面也源于浙江的一些体制机制安排。在全国范围内,浙江是实行“省直管县”财政体制最为坚决和彻底的省份,浙江县一级的财力是比较强的,市一级的财力相对较弱,这和江苏省市、县财力都比较强的模式也是有区别的,也客观上让浙江有更多的资源沉淀在县域,浙江县域的生活质量自然也是全国翘楚。
浙BA以创新的赛制安排,让11个在预算赛阶段获胜的县域直接进入正赛,不仅是为了给这11个县市区“亮相”的机会,更意在利用比赛的热度向外界展示,浙江县域经济的蓬勃活力。
给11个入围浙BA正赛的县(市/区/功能区)排一个座次,就是下面这张表。
*“县域总数”指该市辖区、县、县级市、功能区总数,台州湾新区无GDP数据
观察数据,有不少有意思的发现。
先看优胜区域的行政属性,11个区域里,县级市、县和市辖区各3个,功能区2个。县级市和县共有六个,占到半壁江山。入围的三个市辖区里,除了柯城是衢州的中心城区以外,杭州富阳和舟山普陀都不算传统的中心城区。
再来看优胜区域的经济表现。浙BA预赛和苏超有些相似,经济强不等于体育强。2024年,浙江省已经有33个千亿县(县级市/区),占全部90个县级行政区的37%,而在浙BA的优胜11个县级行政区中,只有3个千亿县市区,占比只有27%。
在浙江,也存在“富可敌市”的县级行政区。2024年,舟山市和丽水市GDP分别是2226.2亿和2181.18亿,当年全省GDP高于舟山的县级行政区有余杭、鄞州等10个,高于丽水的有11个,然而这11个区(市)都没有在本市的预赛中突出重围。
入围正赛的县市区,有GDP统计的10个,只有柯城区GDP在衢州市各县市区排第一。其他区域中,诸暨、长兴和永康,在所在市的各县级行政区里,GDP排名比较靠前,算是比较发达的。其他入围县市区,在本市内部的经济排名都在中游甚至后列。
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庆元县。庆元地处浙西南山区,不仅在丽水市的9个县(市/区)中GDP排名垫底,也在浙江全省90个县(市/区)中排名垫底。浙BA的赛程设计,让这样一个山区小县,有机会在省内外获得前所未有的曝光度。
体育这件事,有时候也挺神奇,它可以让平日里在经济或是其他层面弱势的地方,借由一方赛场,放出独特光芒。
PS:浙BA由淘宝闪购官方赞助。淘宝闪购,点外卖更优惠!在关注赛事的同时,别忘了上淘宝薅羊毛。
